《体育师友》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实践探究

 
来源:体育师友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1
 

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改革和体育课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衔接是非常有必要的。慢慢地会形成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因为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会不同,他们随着年龄变化其生理或者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如果没有发觉,不考虑学生的变化,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那么会对今后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上要做好衔接工作,那么要如何衔接?文章就此进行分析。

一、 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思想脱节

指导思想是开展体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育教学的指南针。它可以决定这节课的内容、课的目标、课中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等,所以指导思想不容忽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就是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的理解或者是不能够深入理解,不明白体育课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造成思想上的脱节。主要表现为虽然有按教参上的内容去上课,但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目标,导致思想上的脱节。比如在上《双手前掷实心球》这一课,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安全因素,让学生自由地投掷或者两人对面近距离投掷,违背了“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刚升入中学的孩子,由于他们刚刚上初中,他们的心理活动还是会停留在小学阶段,这个时候应该给他们一个过渡期,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特别注意,不能盲目地上课。

(二)教学方法脱节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动作示范,这是体育的独特性。不管在哪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中都存在这一环节,必不可少。但是在示范的过程中确有不同。小学体育教学示范过程中,由于小学教材比较简单易懂,教师可能通过情景教学或者让学生自己模仿练习中可能就已经让学生掌握了技术动作;或者教师通过简单的示范和讲解让小学生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如立定跳远,教师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跳,在学生模仿的过程中把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及重难点融入进去,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而初中体育却有所不同,中学教材不同于小学,由于学生的身心的发展,教材的技术性提高了,这就要求教师做正确的动作示范,为学生建立表率。比如篮球的三步上篮,这就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做示范性动作,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练习。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技术含量有所不同,这是学生身心变化决定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课堂气氛活跃,因此在小学体育课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运动技能游戏化,让学生快乐学习。而初中体育学生的生理发生很大变化,课堂氛围没有小学生活泼,主要是学习运动技能,两种教学模式截然不同。

(三)教学内容脱节

中小学体育教材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来编写和制定的。教材内容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但是有许多的一线教师还没或者深刻地认识这个科学原则,特别是部分老教师,平时上课都不备课,凭着自己的经验上课,他们对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搞不明白,不知道每个教材所具有的作用,随意取舍教材,没有想到与教材之间有所联系和衔接,导致学生运动技能的脱节。比如在中学经常看到老师还在上立定跳远,站立式起跑等。这些都是小学教材里面的内容,中学教材里面是没有这些内容的,但是在中学的体育课上还是可以看见体育教师给学生上立定跳远,中学应该是在小学立定跳远的基础上学习蹲踞式跳远,这就是教师搞不明白教材之间的练习,盲目上课。

(四)教学重点脱节

中小学的教学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小学体育是没有中考体育成绩的,而中学体育确有中考体育成绩,这一较为明显的区别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重点有所差异。例如在小学阶段,教学重点主要是引导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因此体育教师往往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上。比如,在小学低年级中,为了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和课堂常规,老师可以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时间来训练学生。而进入初中阶段,由于有中考体育成绩的存在,教师的教学重点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让他们在中考体育时尽可能拿高分,所以在平时的体育课中教师主要训练学生的运动技能,其他方面的教育就大大地减少了。

二、 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指导思想,从教学目标上进行衔接

从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来看,小学体育教学是中学的基础,中学是小学的继续和延伸,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就拿这两个阶段指导思想的衔接来说,首先应从教学目标上衔接,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中小学生平稳地适应教学的改变,做到无缝衔接。另外,在课的设计上,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升入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具有两面性的,既具有小学生的幼稚又具有初中生的成熟,所以教师在课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教学,笔者认为在小学高年级就要和中学同步,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教学目标上等,要以中学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改变教学方法,为初中体育教学的衔接做好铺垫。比如在小学高年段的体育教学中应该加强技能教学,而不是还像中低年级以游戏教学为主,这样通过高年级的过渡,自然地就与初中教学衔接上了。

(二)优化课程内容,从教学内容上衔接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好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谓内容上的衔接就是不能够同一个教材在小学就上过到了中学还继续上,要逐步形成技能传授的不重复性。比如篮球,水平一是要求学生熟悉球性的各种练习,让他们了解篮球,让他们喜欢篮球;到了水平二就有要求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篮球运动技能,而不仅仅是熟悉球性的练习了。比如原地运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等,这些相对于低年级的球性练习增加了难度;而水平三就是在水平二的基础进一步延伸,比如原地运球变成行进间运球,原地传接球变成行进间传接球;而到了初中要求就更高了,不仅仅是球技的练习,还要求学习篮球的技战术配合。所以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很重要,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对应的目标,不能乱上。另外,内容上的衔接不仅体现在课上,还可以体现在课后的兴趣小组中。为了和中学体育内容的衔接,小学高年级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项目教学,着重在学生的技能学习上,确保学生体育技能的延续性,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一个好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会认真学习运动技能,积极地参与到课中,是在教学过程中连接教师与学生的一座桥梁。仔细研究中小学的教材内容,它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不同编写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互相衔接。

(三)改变教学方法,从教学模式上衔接

由于中小学的心理特点不同,所以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小学生这个阶段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是建立在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教师通过情景教学或者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而到了初中,由于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之后,他们对体育教学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这个阶段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和小学生大不相同。所以,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这样能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思考去学习运动技能,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相衔接,并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自主锻炼的习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师经常用情景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学习简单的体育技能。中高年级则以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运动技能游戏化。但到了初中,教学模式就不同于小学了。中学的体育内容不同于小学,运动技能要求有所提高,因此中学体育教学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把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学习互相穿插,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所在。好的教学模式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出来的,是一项艰巨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到一个符合中小学教学的模式。

(四)提倡师生互动,从教学评价上衔接

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教学评价的衔接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以教学评价方式来讲,可以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他们自信心,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用得最多的应该是过程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的教学评价方式,好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可以改变他们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学到主动学。想要更好地做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体育教学评价方式也是重点。应该充分遵循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将评价功能发挥到最大价值。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上,教学环节是基础,学习过程是核心所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认识到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方法,做好小初体育的衔接工作。

[1]任国明,黄进.浅谈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赢未来,2017,12(6):167.

[2]谈应勇.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J].新课程,2018(8).

[3]罗伟浩.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在课改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7(9).

[4]谢世国.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新课程,2016(5).

[5]徐慧玲.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2).

[6]杜小伟.小学体育教学与中学体育教学的关系[J].内江科技,2009(10).

[7]毛振明.对体育课程整体设计(大中小学课程衔接)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

虞代明,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水东学校。

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改革和体育课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衔接是非常有必要的。慢慢地会形成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因为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会不同,他们随着年龄变化其生理或者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如果没有发觉,不考虑学生的变化,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那么会对今后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上要做好衔接工作,那么要如何衔接?文章就此进行分析。一、 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一)指导思想脱节指导思想是开展体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育教学的指南针。它可以决定这节课的内容、课的目标、课中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等,所以指导思想不容忽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就是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的理解或者是不能够深入理解,不明白体育课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造成思想上的脱节。主要表现为虽然有按教参上的内容去上课,但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目标,导致思想上的脱节。比如在上《双手前掷实心球》这一课,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安全因素,让学生自由地投掷或者两人对面近距离投掷,违背了“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刚升入中学的孩子,由于他们刚刚上初中,他们的心理活动还是会停留在小学阶段,这个时候应该给他们一个过渡期,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特别注意,不能盲目地上课。(二)教学方法脱节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动作示范,这是体育的独特性。不管在哪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中都存在这一环节,必不可少。但是在示范的过程中确有不同。小学体育教学示范过程中,由于小学教材比较简单易懂,教师可能通过情景教学或者让学生自己模仿练习中可能就已经让学生掌握了技术动作;或者教师通过简单的示范和讲解让小学生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如立定跳远,教师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跳,在学生模仿的过程中把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及重难点融入进去,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而初中体育却有所不同,中学教材不同于小学,由于学生的身心的发展,教材的技术性提高了,这就要求教师做正确的动作示范,为学生建立表率。比如篮球的三步上篮,这就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做示范性动作,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练习。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技术含量有所不同,这是学生身心变化决定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课堂气氛活跃,因此在小学体育课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运动技能游戏化,让学生快乐学习。而初中体育学生的生理发生很大变化,课堂氛围没有小学生活泼,主要是学习运动技能,两种教学模式截然不同。(三)教学内容脱节中小学体育教材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来编写和制定的。教材内容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但是有许多的一线教师还没或者深刻地认识这个科学原则,特别是部分老教师,平时上课都不备课,凭着自己的经验上课,他们对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搞不明白,不知道每个教材所具有的作用,随意取舍教材,没有想到与教材之间有所联系和衔接,导致学生运动技能的脱节。比如在中学经常看到老师还在上立定跳远,站立式起跑等。这些都是小学教材里面的内容,中学教材里面是没有这些内容的,但是在中学的体育课上还是可以看见体育教师给学生上立定跳远,中学应该是在小学立定跳远的基础上学习蹲踞式跳远,这就是教师搞不明白教材之间的练习,盲目上课。(四)教学重点脱节中小学的教学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小学体育是没有中考体育成绩的,而中学体育确有中考体育成绩,这一较为明显的区别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重点有所差异。例如在小学阶段,教学重点主要是引导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因此体育教师往往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上。比如,在小学低年级中,为了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和课堂常规,老师可以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时间来训练学生。而进入初中阶段,由于有中考体育成绩的存在,教师的教学重点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让他们在中考体育时尽可能拿高分,所以在平时的体育课中教师主要训练学生的运动技能,其他方面的教育就大大地减少了。二、 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一)明确指导思想,从教学目标上进行衔接从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来看,小学体育教学是中学的基础,中学是小学的继续和延伸,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就拿这两个阶段指导思想的衔接来说,首先应从教学目标上衔接,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中小学生平稳地适应教学的改变,做到无缝衔接。另外,在课的设计上,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升入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具有两面性的,既具有小学生的幼稚又具有初中生的成熟,所以教师在课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教学,笔者认为在小学高年级就要和中学同步,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教学目标上等,要以中学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改变教学方法,为初中体育教学的衔接做好铺垫。比如在小学高年段的体育教学中应该加强技能教学,而不是还像中低年级以游戏教学为主,这样通过高年级的过渡,自然地就与初中教学衔接上了。(二)优化课程内容,从教学内容上衔接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好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谓内容上的衔接就是不能够同一个教材在小学就上过到了中学还继续上,要逐步形成技能传授的不重复性。比如篮球,水平一是要求学生熟悉球性的各种练习,让他们了解篮球,让他们喜欢篮球;到了水平二就有要求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篮球运动技能,而不仅仅是熟悉球性的练习了。比如原地运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等,这些相对于低年级的球性练习增加了难度;而水平三就是在水平二的基础进一步延伸,比如原地运球变成行进间运球,原地传接球变成行进间传接球;而到了初中要求就更高了,不仅仅是球技的练习,还要求学习篮球的技战术配合。所以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很重要,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对应的目标,不能乱上。另外,内容上的衔接不仅体现在课上,还可以体现在课后的兴趣小组中。为了和中学体育内容的衔接,小学高年级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项目教学,着重在学生的技能学习上,确保学生体育技能的延续性,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一个好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会认真学习运动技能,积极地参与到课中,是在教学过程中连接教师与学生的一座桥梁。仔细研究中小学的教材内容,它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不同编写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互相衔接。(三)改变教学方法,从教学模式上衔接由于中小学的心理特点不同,所以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小学生这个阶段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是建立在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教师通过情景教学或者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而到了初中,由于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之后,他们对体育教学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这个阶段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和小学生大不相同。所以,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这样能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思考去学习运动技能,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相衔接,并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自主锻炼的习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师经常用情景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学习简单的体育技能。中高年级则以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运动技能游戏化。但到了初中,教学模式就不同于小学了。中学的体育内容不同于小学,运动技能要求有所提高,因此中学体育教学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把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学习互相穿插,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所在。好的教学模式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出来的,是一项艰巨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到一个符合中小学教学的模式。(四)提倡师生互动,从教学评价上衔接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教学评价的衔接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以教学评价方式来讲,可以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他们自信心,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用得最多的应该是过程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的教学评价方式,好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可以改变他们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学到主动学。想要更好地做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体育教学评价方式也是重点。应该充分遵循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将评价功能发挥到最大价值。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上,教学环节是基础,学习过程是核心所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认识到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方法,做好小初体育的衔接工作。参考文献:[1]任国明,黄进.浅谈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赢未来,2017,12(6):167.[2]谈应勇.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J].新课程,2018(8).[3]罗伟浩.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在课改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7(9).[4]谢世国.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新课程,2016(5).[5]徐慧玲.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2).[6]杜小伟.小学体育教学与中学体育教学的关系[J].内江科技,2009(10).[7]毛振明.对体育课程整体设计(大中小学课程衔接)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


文章来源:体育师友 网址: http://tysy.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2125.shtml


上一篇: 提高中考体育中长跑成绩的实施方法研究
下一篇: 美学论文_《美学人生:中国当代美学家、学者的学术之路》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体育师友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